电子化交易支付介绍

什么是电子支付服务?


支付的本质,是价值的转移;或者可以狭隘理解成资金的转移。从以物易物,到金银这类实物货币,再到信用货币-纸币,最终到现在的电子货币,可以看到支付的媒介发生巨大的变化,电子支付大势所趋,此处不做过多赘述,电子支付的媒介就是账户,各类的金融属性账户。


电子支付的媒介是账户,进一步理解,电子支付过程就是对账户的借记贷记操作,以此延伸出账户的基本功能接口,如取款、消费、转账、退款等,而上层的场景化应用则是对基础接口的二次封装。

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 4000 家,且银行业账户是相互独立的垂直体系,跨行支付、通存通兑在过去很艰难,为了打破银行业垂直账户体系,提升效率,央行的支付清结算系统如大小额、超级网银,通过央行备付金账户和银行的结算账户,实现了跨行清算,这种被动的横向打通是根部打通,银联也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。


除了银行账户外,还有一种类金融账户,就是大家熟悉的第三方支付账户,刚才说到银行侧账户已经在根部打通,但是这就足够了吗,显然不行,账户的实际归属是用户,而银行由于自身定位和惯性思维,还是围绕自身一亩三分地的自有账户搞纵向的深耕细作。支付账户基于银行账户,通过横向关联多家银行账户,横向打通,实现跨行支付,提供账户在用户侧的打通服务,这种主动的横向打通叫顶部打通,更能满足用户需求。


以上是个人对目前主流电子支付服务的理解,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聚合。


什么是支付聚合?




我们看看图中的二元账户体系,银行账户 VS 支付账户,第三方支付账户在颠覆了垂直银行账户体系的同时,亦无法避免自身账户的垂直化。无论账户规模怎么大,也无法避免数据和信息的碎片化与单一化,这是垂直账户体系的必然弱点。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,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会像银行一样,账户体系条块化与垂直化。




这是聚合支付需求的根本原因,依托商业银行、非银行支付机构、全国 / 区域性清算组织等的支付通道与清结算能力,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,整合一个以上上述机构的支付服务,为商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通道服务、集合对账服务、技术对接服务、差错处理服务、运行维护服务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服务内容,减少商户的支付成本,提高商户的支付效率,优化商户的支付体验,满足商户的定制化支付需求等等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