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付行业十大关键事件
支付行业十大关键事件
第一:公安央行联合反赌反诈
年初,公安部发布严打网络赌博公告,同时央行也下发涉赌交易特征指导清算机构和支付机构,再后来几乎每月都有各地取得严打成果的新闻见诸报端。
如果以前也一直反赌反诈,但这次的力度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,抓了一批又一批,多以“无证经营罪”、“帮信罪”入刑。
第二:支付机构员工获刑
上个月,富友支付两名员工因接到用户投诉明知商户犯罪仍放任不管,被判了有期徒刑。
这个案例极大的触动了支付公司的员工心理,原因就在于之前这么干只是罚点款而已,且多是公司承担费用,而现在如果还这么干,代价就是自己失去了自由。
3.疫情导致业绩下滑
去年末至今的新冠疫情,给全人类都带来了灾难,支付行业也不例外的受到很大影响。
多家上市公司的财报里,支付业务的业绩几乎全是下滑,描述的原因首当其冲就是因为疫情的影响。
愿疫情早日结束。
4.蚂蚁IPO受阻并被约谈
蚂蚁上市被叫停,已经超出了金融行业的讨论范畴,几乎每个行业的人都在谈论马云炮轰监管部门的外滩讲话。
紧随而来的,是刚刚结束的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外管局对其的约谈,如此隆重。同时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立案对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行为进行调查。
事情越来越不简单了。
第五、央行设立支付机构行业保障基金
保障基金主要是防止某家支付机构“挂掉了”导致的备付金兑付缺口。
一句话,以后央妈再也不担心支付机构跑路了,这回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风险化解的资金问题。
第六、数字人民币两次试发
10月份深圳、12月份苏州,央行两次联合当地政府试点数字人民币红包。
尽管权威声音一直在传达,数字人民币不是取代支付机构,但无疑最紧张最关心的还是支付行业。
第七、收单外包备案
支付外包机构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,但中国支付协会在今年9月启动的备案制度,对行业净化是重大利好。
一方面要求支付机构不能合作备案名单之外的外包机构,一方面把已备案的外包机构管起来,形成了完美闭环。
第八、跨境外汇支付名录
自从去年《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》发布,各界都在关心谁能进入跨境外汇的名录。
今年初,陆陆续续有媒体报道出来,有约15家此前参与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支付机构日前完成名录登记,拿到了正式的跨境支付“上岗证”。
和之前试点的时候支付机构大张旗鼓的宣传完全不同,进入名录的这十几家机构几乎一致缄默。
第九、陈志阳被抓、杨彪认罪
曾在央行支付司工作两年的“80后”主任科员陈志阳,在今年元旦节后半个月,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审查调查。
而同在支付监管领域的杨彪,在本月初的庭审上被检察院以“利用影响力受贿”指控,杨彪当庭表示认罪、悔罪,并表示积极退赔相关款项,将改过自新,争取发挥余热。
第十、实在想不到了
你觉得还有哪件事?欢迎在下方留言,小编扶你上墙,第十大你说了算!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